HB火博登录注册

我国炼化行业“十三五”回顾及“十四五”展望

来源:

文章来源

   

发布时间:2021-02-03

【字号:


“十三五”期间,我国大型炼油产能涌现投产潮,新增产能主要以千万吨级炼厂为主,民营炼厂以新兴大炼化方式登上行业舞台,成品油零售市场加速向多元化竞争格局发展,行业“减油增化”的呼声持续高涨。

预计“十四五”期间,炼化行业将以一体化、大型化、园区化为依托增强核心竞争力,炼化一体化将成为新建炼厂标配,细分消费需求将促使化工产品高端化不断提速,“碳中和”目标新态势下,新材料和塑料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炼化行业十三五回顾


   炼厂规模大型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炼油、乙烯产能规模不断扩大,稳居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我国大型炼油产能投产潮兴起,新增产能主要以千万吨级炼厂为主。5年间,国内千万吨级炼厂从25座增至28座,将我国炼厂平均规模从511万吨/年拉升至600万吨/年。


   竞争主体多元化

截至“十三五”末,民营企业炼油产能占全国总产能31%、乙烯产能占6%、对二甲苯产能占22%。竞争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是我国石油化工行业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结果。2015年,我国放开进口原油“双权”(原油进口权、进口原油使用权),降低市场准入门槛,炼油生产及流通领域主体多元化竞争格局开始形成。同年,“双权”放开的红利迅速释放,山东地炼开工率从40%提升到70%以上。


   “减油增化趋势化

“十三五”期间,国内成品油需求逐渐放缓,柴汽比持续下降,炼油产能过剩的趋势已经显现,根据石油和化学工业规划院数据,我国炼油产能开工率仅73%,低于83%的世界平均水平。

“十三五”期间,国内乙烯当量消费突破5700万吨,年均增速逼近9%,新增规模相当于西欧地区整体消费量。这一时期,国内城镇化红利持续释放。在消费的刺激下,我国乙烯产能从2015年的2119万吨/年,增长为2020年的3518万吨/年,年均增速达9%,自给率达80%。


   工艺产品清洁化

“十三五”期间,我国汽柴油质量完成了国4到国6的飞跃。汽柴油中硫含量从50ppm降至10ppm、烯烃含量从28%降至18%、芳烃含量由40%降至35%、多环芳烃含量从11%降至7%。我国主营炼厂炼油综合能耗从2015年的65千克标准油/吨降至目前的60千克标准油/吨,乙烯综合能耗从2015年的568千克标准油/吨降至目前的550千克标准油/吨。


                                     十四五发展展望

我国炼化行业将向大型化、一体化、园区化方向发展,进入新增产能全面释放、竞争白热化时期,也是行业整合转型升级期,成品油市场化进程将基本完成,化工产品高端化、绿色化发展成为新趋势。


   扩能潮倒逼下,行业或将深度重构

新一轮炼化扩能潮将推动市场竞争白热化,炼油产能过剩情况将进一步加剧,部分化工产品进入过剩阶段。预计随着新建炼油产能的释放,2025年我国成品油将大量过剩,需出口7000万吨左右。与此同时,一些颠覆性技术和新兴商业模式或将改变国内能源消费结构,引发生产和消费领域深度变革,炼化行业可能面临前所未有的优胜劣汰和深度重构。


   细分消费需求下,产品高端化提速

预计未来5年,高端化工新材料需求年均增长7.5%,每年新增高端化工材料1350万吨,相当于拉动乙烯当量消费1个百分点。炼化行业应选择汽车、建筑等领域作为突破口,大力发展高强碳纤维、高VA含量的EVA(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茂金属聚丙烯等高端产品。


   碳中和目标下,新材料和塑料循环经济大有可为

“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明确释放出我国践行绿色低碳发展、加快能源消费方式转变的信号。随着绿色低碳理念的深入,新能源汽车等“竞品”力量将不断增强。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虽然挤兑了成品油消费空间,但催生了高刚性高抗冲聚丙烯、聚烯烃热塑性弹性体等助力汽车轻量化发展的新材料和电池材料的消费需求。

全球“限塑令”不断升级,塑料循环经济大有可为。预计“十四五”期间,相关政策对全球塑料消费的影响在3%~4%,虽然规模有限,但随着政策的深入执行,对塑料产品结构将带来深远影响。例如,为了提高回收率,使用改性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瓶盖替代HDPE(高密度聚乙烯)瓶盖,方便瓶盖与瓶身共同回收利用等。







  • 附件:
  • 视频: